社会生物学是科学和人文的桥梁,社会生物学是整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演化生物学的融合科学,研究对象是遗传物质——基因对于生物学行为及文化行为的影响,基因通过神经系统支配人类活动,也是通过基因支配人类心灵活动。这就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纽带。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和人文学家威尔逊尝试从生物学角度去解释人类文化行为模式,提出人类文化与人类生物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这种密切关系物质基础是遗传基因,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通将赋予未来人类一种预测和分析的强大力量,以应对目前人类主导地球引发的一系列全球巨变。实际上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由科学所推动的社会有可能破坏几十亿年进化过程在世界上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如果我们赋予科学太大的力量,它可能变成一个自我摧毁的力量,看现在的世界和核大战风险存在,全球气候极端变化,恶毒生物种类能毁灭人类,我们非常担心科学漂亮的翅膀将把我们人类带回石器时代。我们有必要用人文科学引导自然科学正确发展。卢梭说人类本是大自然中高贵的野蛮物种,所以我们需要用人文精神控制引导人类活动。我们也要了解人类的文化烙印刻在人类基因记忆中,人类的思考习惯,人类的认知能力有不是横空出世,它们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尽管后天的训练很重要,但是训练也改造了我们的基因。文化与基因相互作用,文化习惯可以改变基因,文化是一种产物,具有历史性,包括观念,模式和价值,具有选择性,是通过学习而获得,文化来源是一个漫长岁月,犹如基因进化也是一个漫长过程,这就是文化和基因的协协同发展事实。过去一万年间人类的文化进步加快了,超过了生物学体基因的进化,所以出现了不可控制的结果,比如战争和温室效应,比如种族争执,比如资源掠夺。纵观人类历史过去千百年来人类行为的主要活动都在于追求地位,身份和财富,反而忽视了与环境的和谐性,和个体间合作性,这是个体基因的过度适应或者产生异化适应的结果。科学和人文要相互统一,人类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科学和人文和谐发展,是人类未来的正确方向,不能相互隔离和分开。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并且是客观的认知,但科学对人类文化的认知还很幼稚,有必要强化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是以人为本为核心,人文也泛指人类文化,包括人类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习惯,实际上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一切范畴。人类的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其社会生物学根据,就是基因的基础性和再现性。我们可以非常明确阐述科学和人文统一规律,以便更好第用人文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给科学带上人文的笼头,可能更有益于人类社会。
一. 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的实践基础构成科学与人文相互贯通的契合点。马克思曾深刻揭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自然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科学从一开始就与人性相关联,与人文拥有共同的人类实践基础,“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
科学认知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不具有特殊的独立性,无法超越人类其他文化而存在,这就决定了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互通。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也认为,没有同人文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科学或知识的每一个分支一旦形成都既是自然的也同样是人的。科学研究具有人文向度,“不论科学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本质上都是同人道有关的。每一项科学成果都是博爱的成果,都是人类德性的证据”。
二. 在科技与人文的有机互动中,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实践活动不断向前推进,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一方面,科技创新为人文精神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和现实支撑,使人文精神的现实展开与不断升华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人文精神对科技创新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 人文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人文精神把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认识和实践的最高准则,直接关注人的发展目的与意义,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的理解、维护和追求,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首要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理想,科技创新是手段路径,人文精神是目标愿景。自然科学不是一项超越价值的事业,就研究者来看,科学研究由作为价值载体的人来操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任何科学的研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思想理论的支配;就研究对象来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抽象的与人无关的自在事实,而是具有主体性特征的“属人的事实”,必定蕴含人的价值因素。同时,社会价值因素对科学研究及技术应用产生的影响也是实质性的,无论在创造新价值上还是实现新价值上,科学创新都表现出社会性。所以,没有人文精神导向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项实践活动,如果不能给人或社会带来好处,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幸福的增加,它就不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与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相违背。
四. 科技的创新发展,不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滋养。意大利学者加林说,“如果是人文主义重新发现了对人、人的能力和人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力的信念,那么科学试验的新方式、革新了的世界观、企图征服和利用自然的新努力也应当归功于人文主义的影响”。14世纪出现的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考的价值,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带来了怀疑主义的复兴和批判精神的传播,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奠定了深厚的人文艺术背景。
所以,科学和人文一致性,决定了未来人类发展方向,这也是正确的方向,当然这里面包括社会生物学的基因纽带作用。知识的大融通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科学和人文的关系,也更好把握善良人性对社会发展的导向,我们要积极利用正确的人文精神指导科学发展,我们也要坚定信心,科学和人文在生物学基础上是一致的,但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维护科学和人文的一致和协同。
专家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