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萌生从事医学的想法是在高一。记得是一天中午,我例行阅读一期新买的商业杂志,上面有各种新的思潮和故事。那一期有一个特辑,我现在都还记得那张图片:张锋、George Church等创立的Editas Medicine,于2016年2月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全球CRISPR基因编辑领域首家IPO的公司。文章中介绍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华裔医学科学家创始人,并对于一种新的治疗有一个简略的介绍。我顿时有了一种冲破天灵盖的全身起鸡皮疙瘩的刺激感。虽然不是很能搞懂这个新东西的内涵,但我感到这则新闻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和我从小看的科幻片,以及我一些对未来时代的设想完全对应。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无比关注医学科学最前沿的一些思潮尤其是它们在转化方面的进展,我感到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各种组学的完善,以及进行精准干预方法的建立,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生命的本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对自身的掌控。于是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决定选择临床医学,一个最综合,全面的选择。进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关注前沿的兴奋,攻破困扰健康的重大问题;稳可以做临床医生,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人,给他们带来确切的改变。
进入大学后,我加入了姬新颖院长的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医学科研与英语学习兴趣小组。这里是我科研之路起航的地方:参与组织生物医学国际博士后青年学者论坛,见到了一些只比我大十岁却无比优秀的人;撰写第一篇论文,完成了从0到1的蜕变;尤其是姬院长本人数十年在海外的优秀科研经历,热心公益的服务精神:为河大引进多名海归人才,组建背景多元的国际科研平台,创办的国际医学期刊,无一不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2020年秋,得益于河大医学的迅速发展,我成功入选参加了首期河大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的联合培养‘国际优培计划’,在为期一学期的课程中,我们在加州大学多位博士生的辅导下,领略了多位世界顶尖学者的风采,了解了最前沿的科学方向,并训练了做医学必备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课程强调‘好奇心导向的研究’,我也正是在此期间发掘了我对神经科学的兴趣。凭借着优异的个人表现,我获得了数位美方教授的肯定,登上了UCDavis的官网,并获得了UCDavisMicro and Nano Innovations (MiNI) Lab实验室主任Professor Tingrui Pan, Ph.D.的推荐信。
转眼到了2021年寒假,在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的推荐下,我参加了日本帝京大学的国际论坛,我在会上作为河南大学的学生代表,发言介绍了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及应对情况。得益于长期的英语学习,以及在姬院长手下的锻炼,我与多国师生进行了非常顺畅并富有信息量的问答,获得了多国师生的好评,为河南大学争得了荣誉。
2021年4月28日,我迎来了第一个重大的成果:我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郭向前教授的医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谢龙祥副教授指导下撰写的文章‘The translational values of TRIM family in pan-cancers: fro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to clinics’被SCI杂志,中科院一区TOP期刊‘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接收,这是我奋斗了一年的成果。上万篇论文的筛选和阅读,在实验室赶工到晚上十一点,以及只给两个月时间做几乎属于重写的大修的编辑。这次经历让我首次了解了一篇高质量论文从0开始的产出全流程,磨练了我的英文写作水平,锻炼了我的文献信息筛选提取能力,并让我掌握了大量的医学基础科研的分子,通路,表型等基本信息,就像给我装了一枚火箭,从此以后我开始走上作为一名科研内行人的道路。
在UCDavis确定了我对神经科学的兴趣后,我主动联系了校特聘教授,味觉神经生理学研究实验室主任蒋恩社教授,向他学习神经科学。在他的指导下,我作为负责人以“GDF-15及GFRAL在妊娠恶心呕吐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为题申请的河南大学创新创业项目于2021年6月成功获得了校级立项。
神经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科学,需要对各亚方向和前沿方向有系统的了解。2021年暑假,在姬新颖院长和蒋恩社教授的推荐下,我申请并入选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2021年 ‘CIBR-CLS-IDG神经与认知科学暑期培训班’,在其中聆听了包括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沈康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松海教授等神经科学大家的分享,他们指出了神经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令我感到振奋,对前方将要选择的道路感到无比坚定。
在蒋恩社教授的倾力指导下,在我们团队成员的合作下,2022年1月10日,我作为第一作者在SCI杂志‘Frontiers in Medicine’发表文章‘Emerging Progress in Nausea and Vomiting of Pregnancy and HyperemesisGravidarum: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作为负责人,我锻炼了团队领导力,并学习了课题设计,各种实验技术并全程负责了投稿,返修等流程,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锻炼。我负责的大创项目也藉此于2022年6月获评为优秀结项。
转眼来到了大四下学期,我们面临着对前途的抉择,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全力准备考研。按照往届,我们年级的保研名额应为33人,我7学期的成绩排名即为33名。是也去准备考研(意味着在第八学期课程上几乎无法投入精力)?还是放手一搏全心学好第八学期?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首先,我想从事的神经病学开设在第八学期,我是绝无可能不学的。其次,考研和比拼综合实力的保研不同,是一个完全比拼一次考试成绩的过程,对于前期有大量其他发展的我个人而言并不适合,也不划算。第三,则是非常感激我家里的理解和支持,我父母鼓励我最后一学期放手一搏,若没保上研,则会支持我直接到国外继续深造。这让我最后一学期能没有心理负担,心无旁骛的学习。最终,我的四年总成绩在年级336人中位列31名,而伴随着河大的不断发展,推免比例也在持续上升,我们年级名额上升到了37人,我稳稳的保研了。
而对于面试,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并且每个学校筛选学生的眼光和点都不太一样,我们需要找到和自己契合的学校。我的首选学校是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并重视科研和英语的浙大。我报了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连续多年都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浙大二院神经病学专业,并在最终五十多人只要两人的竞争中,以专业型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录取,加入了浙大二院一位杰青副院长的主攻神经遗传病的团队,成为了团队中一位年轻有为的医生的大弟子。
至此,我本科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来到了自己想要从事一生的方向,来到了我从孩提时期就喜欢的城市和大学。然而,旅程还在继续,前方还有数不尽的风景和机遇在等待,需要我一直保持努力,目标,兴趣,情怀。我会在我心目中的医学之路上继续走下去!
青春榜样 未来可期 | 2018级保研学子风采
临床医学2018级推免学生刁博玉--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临床医学保研生叶绍永的奋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