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本科生基础科研能力,提高论文撰写水平,并加强与临床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姬新颖教授于2023年3月16日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行政楼指导2021级本科生杨家豪、冯佩瑶、张明婧、卿芊、朱艺雯关于新型核蛋白PCNP分别与阿尔兹海默症、脑血栓药食同源疗法和甲状腺癌课题的综述写作。

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已有研究发现一种食疗方法对于该病有效果,但具体机制还有待研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通过课题组的深入研究而获得对于这三种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减缓病人痛苦是课题组的最终目的。根据课题假设,PCNP(PEST-containing nuclear protein)可能与以上的相关疾病有关。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与三甲医院进行相关研究的医生联合招募五位2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加入实验室,组成21级本科生核蛋白研发团队,202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杨家豪为组长,共同总结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根据假设设计课题,为推进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贡献一份新生力量。

姬新颖教授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课题的三个方向,让同学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坐拥希世之力,不失怜花之心。”姬新颖教授亲自向学生示范如何检索文献、查找数据,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小组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均得到了解答。考虑到2021级临床医学院本科生杨家豪已经有过论文写作经验,姬新颖教授决定任命其为项目组长,带领其他小组成员研读论文,进行写作。同时,姬新颖教授向小组成员叮嘱道:“不要慌张,来日方长!精心研读,厚积薄发!”,认为只要抓住时间和机遇,未来一定大有可为。项目小组成员为此次指导会议合影留念。

对于小组成员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和姬新颖教授接触,据他们所说:“姬教授给我们的感觉非常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即便是面对学生随手关门这件小事,姬教授也会说一声谢谢。这位随和的教授,会在以后的时光里,成为他们的科研启蒙导师,也会成为铭记一生的伯乐。
“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在姬新颖教授的引导下,这次会议圆满完成,小组成员都有了信心和目标,我们相信,未来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