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二级教授姬新颖,荣膺开封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这一任命标志着姬教授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领域的深厚积淀及开封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姬新颖教授长期致力于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拥有丰富的国际平台经验和广泛的学术联系。他表示,担任开封海联会常务理事后,将充分发挥“国际五大资源”,助力开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推动国际化进程。
五大国际成绩助力医学发展
1. PCNP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
姬新颖教授于2001年至2004年在美国留学期间,首次发现了新型核蛋白PCNP,并对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回国后,他迅速组织团队,围绕PCNP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姬教授是该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已在SCI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9篇,申请并获批PCNP领域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目前正推动PCNP抗原及抗体的规模化生产,推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
2. 创办国际期刊《Gene & Protein in Disease》
自2022年创刊以来,《Gene & Protein in Disease》(GPD)已迅速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该期刊专注于基因、蛋白质与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全球医学与健康事业贡献力量。至今,GPD已被Google Scholar、J-Gate等多个国际搜索引擎收录,成为全球科研人员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3. 积极招收国际留学生
自2017年起,姬新颖教授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人才交流,招收了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博士生、硕士生及博士后等多名国际留学生。实验室通过创新的培养模式,推动留学生在学术研究与语言能力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姬教授还首创了河南大学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促进了中外学子的交流与合作。
4. 国际科研人才引进
姬教授在推动国际化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协助河南大学引进了多名国际顶尖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涵盖生化、生命科学、神经内科等多个领域,这些国际人才的加盟为提升学院科研水平与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河南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他牵头编纂完成的“世界300强大学华裔生物医学教授名录”收集了2000多位世界各地的华裔科学家,为精准引进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5. 创建国际科研平台
2017年,姬新颖教授成功获批成立“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目前已吸纳博士骨干30余名,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课题20多个,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实验室的创建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用好国际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姬新颖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开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将充分发挥以上五大国际优势,推动开封市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等领域的长远发展。他将继续致力于将国际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动力,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和河南大学“双一流”高校建设贡献力量。
姬新颖教授的当选,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也体现了他在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持续努力。他的实践行动充分体现了“为国育贤、为党育才”的崇高使命,展现了归国华侨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未来,在姬新颖教授的带领下,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河南大学的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相关链接:https://app.kftv.net.cn/videoShare?id=3498194191730049629&bundleID=8694949894473483736&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