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播下梦想的种子,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十年来,河南大学医学院姬新颖教授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率先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外籍博士后,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的教育注脚。以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聚焦“一个分子”核蛋白PCNP的研究特色,围绕“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开展工作,资源整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开展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团结奋进,勤勉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实验室自2017年以来,团队已经招收国际留学生20多名,其中已毕业博士生2名、硕士生4名,博士后出站2名,2022年又招收3名外籍硕士生。团队全面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崇尚科学的学术气氛,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总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团队踏实地探索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从一个平台、一个分子见证“一带一路”倡议的河大贡献。其中,丝路青年Nazeer Hussain Khan就是其中的历史见证者。
Nazeer Hussain Khan,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2018级留学生,攻读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资助,2022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基础医学院姬新颖教授。博士毕业后赴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一、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在读期间,在导师姬新颖教授的指导下,聚焦新型核蛋白PCNP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治和预后等重大医学问题,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博士生Nazeer Hussain Khan以河南大学/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为署名单位发表SCI论文22篇。
例如:外籍博士生Nazeer Hussain Khan的文章被《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杂志(JCR一区,影响因子10.479)接收,题目为 “Skin cancer biology and barriers to treatment: Recent applications of polymeric micro/nanostructures”。 这篇论文阐述了皮肤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描述了基于聚合物微/纳米载体的治疗方法,突出了该领域目前的关键瓶颈和未来前景。在治疗性药物/基因传递途径中,基于聚合物载体的系统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策略。这篇综述讨论了如何成功将聚合物用于开发微/纳米系统,从而有效传递抗癌基因和药物,克服现有常规疗法相关的障碍和限制。此外,智能聚合物纳米载体平台(包括光动力疗法和光热疗法)也已经建立起来用于联合治疗皮肤癌。该论文对开发新型治疗皮肤癌的药物运输系统提供了有益参考。
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外籍博士生Nazeer Hussain Khan与巴基斯坦奎德阿萨姆大学Maria Mir为共同第一作者,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姬新颖教授、口腔医学院吴东栋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余作者包括来自中国,巴基斯坦和坦桑尼亚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该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的资助。该论文“Skin cancer biology and barriers to treatment: Recent applications of polymeric micro/nanostructures”成功入选Clinical Medicine领域全球前1% ESI高被引论文(High Cited Paper)。
二、加强学术交流
博士生Nazeer Hussain Khan积极参与留学生沙龙,不断锻炼,提高综合素质。2019年6月6日下午,由医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办的“河南大学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在金明校区药学院519教室举行。沙龙由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博士生Nazeer Khan主讲。Dr. Nazeer Khan报告的题目为“Human race coping with cancer: PCNP as an emerging therapeutic cancer care”。来自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有关师生及生命科学学院的20多位留学生聆听了报告。Dr. Nazeer Hussain Khan博士分享了近年来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并报告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过去两年来在PCNP(含有PEST序列的核蛋白)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PCNP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关注对象在肿瘤治疗中的远景。报告结束后,Dr. Nazeer Hussain Khan博士与师生就PCNP相关的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姬新颖教授首创河南大学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该活动邀请具有良好英语沟通能力、有留学等背景的生物医学方面的博士和其他师生报告本人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分享最新科研文献。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期望更多的外籍留学生、中国师生参与进来,为我校日益增加的生物医学外籍留学生的培养探索新的途径,开创我校生物医学外籍留学研究生和中国研究生知识交流的新局面。自2019年3月22日举办首期活动以来,成功举办了12期,吸引了河南大学20多名生物医学留学生和医学院的生物医学研究生、教师积极参加,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引起了广泛关注。
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是河南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的一种探索与尝试,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师英文授课能力的提升,有效补充留学生生物医学课程教学,培养优秀的生物医学研究生。
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2022年9月21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公布了首届世届技能大赛拟获奖名单。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2001班学生聂影、王嘉怡与河南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Nazeer Hussain Khan组队,在徐磊等老师指导下,参赛作品“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代表河南省参赛,在18支参赛队中,获得传统文化展演类项目中医传统技能赛项第二名,荣获优胜奖。这是我校继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后,中医药类专业在世界级技能大赛赛场上荣获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
疫情期间,导师姬新颖教授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措施,组织研究生关注新冠病毒(COVID-19)研究前沿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博士生Nazeer Hussain Khan发表了3篇新冠病毒(COVID-19)相关SCI论文。
十年来,河南大学医学院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借助一个分子(新型核蛋白PCNP)科创发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与临床医学交叉融合,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一带一路”的经验时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是一条满载着语言、文化、技术的智力丝绸之路,穿越时空;这是一条增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的丝绸之路,跨过山海;这更是一条资源共享、互惠互助,增进民生福祉的丝绸之路,连接世界。还有更多的丝路青年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携手同行,用行动讲好丝路故事,推动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