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上午10点半,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细胞信号转导实验室)举行外籍博士后出站欢送会。实验室导师、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等40多人欢聚在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楼六楼会议室,与两位来自巴基斯坦的阿雅·阿夫扎尔(Attia Afzal)和穆罕默德·撒弗利兹(Muhammad Sarfraz)博士一道,参加了此次联欢活动。两位博士在实验室工作两年,是实验室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后,前期经过专家组2次全面考核,一致同意出站。
师生们向两位外籍博士后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对阿夫扎尔和穆罕默德博士在课题组中的工作效率和出色的表现表示赞许。大家纷纷表示,这两位博士在药物递送技术与肿瘤治疗结合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并对实验室的外籍博士生、硕士生给与了耐心的指导,协助他们认真修改英文综述,发表了目前世界上仅有的2篇PCNP综述文章, 彰显了我们实验室在PCNP研究领域的实力,为实验室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愿意继续加强与他们所在的巴基斯坦学院的科研合作;并希望两位博士后回国后继续把目前的研究深入推进,祝愿他们取得良好成绩。最后,大家在实验室门口合影留念。
近年来,基础医学院所属的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实验室主任姬新颖的不懈努力下,在生物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鼎力支持下,在国际汉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事处博管办的亲自指导下,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2017年开始从海外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一方面突破了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名额不足的瓶颈,为科研团队补充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提高了科研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力改变了实验室生态氛围,使实验室国际化的分量越来越足。在留学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们逐渐学会了英语思维、双语教学,了解了国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培养了民族自信,传播了中国文化,结交了国际友人,活跃了学术气氛,各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截至目前,该实验室已经招收外籍留学生20多人,形成了由姬新颖、吴东栋、魏建设、季少平、郭向前、李伟、段少峰、蒋恩社8个课题组组成的外籍留学生培养团队,积累了一定的留学生培养师资力量和经验,为进一步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实验室还不断探索留学生管理与培养模式,首创了河南大学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并已经成功举办了14期,受到了中、外师生的认可;同时形成了由留学生辅导员监督、国内研究生骨干带教、外籍留学生骨干跟进的三级管理培养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留学生培养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向更高目标迈进,成为医学院国际化的一个亮点。
附:阿雅·阿夫扎尔,女,巴基斯坦人,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姬新颖教授。她在两年的博士后工作期间,制备了高效转染含PCNP核蛋白的阳离子脂质体。所开发的阳离子脂质体能有效地在肿瘤微环境中传递质粒。质粒负载脂质体的体外抗肿瘤研究已在不同细胞系(MCF-7、TPC-1和ARO)上完成。同时也完成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研究了PCNP质粒与维甲酸的协同抗癌作用。制备了双质粒/维甲酸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了优化,使其能有效地装载和包封两个部分(质粒和维甲酸)。曾获得河南省博士后2019启动基金二等资助,项目题目是“PCNP抑制甲状腺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参与撰写书籍《Recent Advancement in Prodrugs》中第三章节“Role of Prodrugs in Drug Design”,发表SCI论文4篇。
穆罕默德·撒弗利兹,男,巴基斯坦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季少平教授。他在两年的博士后工作期间,合成了水溶性β-cyclodextrin聚合物(pβ-CD)增强加载PTEN的质粒在脂质体内舱。的合成pβ-CD证实了核磁共振光谱。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开发用于PTEN质粒与维生素D3共载的hbprid纳米颗粒体系作为佐剂,改善癌细胞的毒性,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对双pasmid/载药混合纳米颗粒体系进行了表征和优化,提高了载药效率和包封效率。各种细胞系(TNPC、MCF-7和ARO)的体外抗肿瘤研究已经完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也已完成。获得河南省博士后2019启动基金三等资助,项目名称:PCNP促进肺细胞癌生长的作用研究,发表SCI论文3篇。